数控机床是 装备制造业的“工作母机”,是 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基础装备,其性能、质量和拥有量是 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。目前,高速、高效、自动化、高精度和高可靠性是 现代数控机床发展的主要趋势。而我国高档数控机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,产品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的频率高、寿命周期短、性能不稳定、可靠性差。可靠性作为衡量数控机床性能的重要指标,多年来一直困扰着我国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,严重影响了国产数控机床的市场竞争力。
从可靠性的定义可以看出,可靠性是 质量的一种属性,是 产品的一种能力,是 产品在“二个规定”的条件下满足成功使用的概率,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产品的“可用性”。根据可靠性的定义,在衡量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时,“规定的条件”就是 机床在设计时确定的产品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,一般包括加工尺寸、切削用量、切削功率、使用环境条件、加工材料等;“规定的时间”指的是 设计确定的运行寿命,也可以是 机床大修前的年限,还可以是 可靠性考核时确定的任何年限;“规定的功能”是 指机床设计时确定的功能,例如加工中心可以完成钻、铣、膛、铰、攻丝等功能。
阀门专用机床的可靠性一般与故障相关,故障可分为功能性故障和非 功能性故障。如果数控机床在运行过程中功能性故障很少,机床处于“随时可用”状态,则其可靠性就高;反之,如果数控机床功能性故障频出,经常需要停机维修,则其可靠性就差。值得注意的是 ,数控机床中的一些非 功能性故障并不直接影响机床的正常运行,如漏油、异响、轻微振动、安全门开关费力等,但它们 的存在反映了数控机床的整体质量水平,同时也为功能性故障的发生埋下了隐患,制造企业在进行产品和制造时必须同时关注功能性故障和非 功能性故障。机床用户对产品可靠性较关心的问题是 降低数控机床运行过程中故障率,减少功能性故障的发生,使机床处于“随时可用”的状态。http://www.hbyc982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