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制造业大环境的制约。由于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,对高效自动化机床的卞机设金!一的基本功较差,而机床的品种结构发展,全靠主机设计本领加以变化,因此,三面车床依靠引进和合作生产来发展各类卞机,至今我国许多高性能、新结构的数控机床大都为合作产品,基本处于仿制阶段。缺乏吸引高层次、高素质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,高速、柔性、精密机床配套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低。对国外技术重引进、轻消化吸收的问题仍很突出。“消化”在整个资金投人中所占的比例相对其他工业发达国家来讲太低。
经过近20年攻关,国产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得到较大的提高,从早期的100多小时提高到“十五”期末的500多小时。通过《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,使得专项产品的可靠性普遍达到900h以上,在“十二五”期间的目标是整机达到2000h,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但距5000h的国际领先水平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。
数控机床在其寿命周期内的故障发生概率是不同的,可用的故障率曲线(俗称浴盆曲线)来表示。
本文对数控机床的可靠性技术进行全面论述,包括可靠性设计技术、制造可靠性技术、可靠性试验技术、可靠性评估技术、早期故障消除技术、运行可靠性技术、可靠性管理技术等,最后提出国产数控机床可靠性提升策略。
机床的零部件在运行过程中承受的载荷分为两类:工作载荷和非正常载荷。工作载荷是完成设备功能所必需的;非正常载荷则是由于设计不当和在制造过程造成的,例如加工残余应力、热应力、受力不均衡、刚度不够等,非正常载荷会使零部件的变形加大,造成不正常的磨损和损坏。应力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结构设计使得非正常载荷减少到最小。http://www.hbyc982.com/